工商時報 黃全興/台北報導
在少子化的趨勢下,台灣人口漸趨老化,加以金融海嘯造成投資型 商品普遍出現虧損,具有半強迫性質及兼具保障、保本並可抗通膨概 念的長年期保險商品,如增額終身壽險等,近期遂逐漸蔚為退休理財 市場主流。
根據由Money錢雜誌與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,及104人力銀行在金 融海嘯後,針對上班族的退休大調查結果發現,離退休年齡不遠的五 年級生,有66%的比例需要延後退休,且有4成的五年級生,會因為 金融海嘯的重創,而中斷了儲蓄退休金。
此一調查資料,突顯了國人在面臨退休的準備上,普遍存在了不足 的現象。
本身是保險精算師的永達保經董事長吳文永表示,台灣的醫療很發 達,相對的,國人平均壽命延長,他長期觀察,發現多數的國人並未 做好退休規劃,對於未來的退休生活,備感危機。
吳文永指出,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,包括了股票、基金、投資型保 單等,普遍出現虧損,投資人的投資心態轉趨而保守,加上政府對於 投資型商品課稅的政策,似乎已經成了定局,對於投資型商品的經營 ,更是一大挑戰。
吳文永說,受到金融海嘯的衝擊,不乏國際上知名銀行向政府尋求 紓困,保險業則問題較少,即使是有問題的保險公司,頂多是換老闆 ,客戶權益不會受影響,相較銀行業來說,來得穩健,因此保險業所 提供具有保本與抗通膨概念的增額終身壽險等長年期保險商品,反而 是投資大眾在選擇退休理財工具上,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吳文永說,以往國人採用投資型商品作為退休理財規劃之工具,可 進可出,表面上看起來操作相當自由,但正是缺少了半強迫性,所以 往往半途而廢,以至於無法達成退休準備之目標。
他說,退休準備就如同在跑馬拉松,堅持就能跑到終點,順利達到 退休目標。因此,吳文永建議國人在從事退休準備的規劃上,半強迫 性的計畫是有其必要性。
以長年期的增額終身壽險商品做為退休生活規劃為例,或許現在繳 費不自由,但因為長期累積可觀的退休生活基金,以後退休時會自由 自在。